
盡管集裝箱航運業正進入傳統的旺季,但集裝箱價格和現貨運價仍同比大幅下降。
同時,海運數據分析公司Sea-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Alan Murphy分析指出,船舶利用率繼續保持低水平,運價還將保持下降趨勢。
根據上海航交所最新一期的數據,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(SCFI)下跌132.84點至3429.83點,跌幅3.73%,連跌十周回落到去年5月中旬以來的低位。
四大主力航線全部走跌,其中美西線連續兩周暴跌且跌幅繼續擴大。其中,上周美西線與歐洲線跌幅較大,周跌分別達6.03%與3.68%。遠東到南美線和亞洲區間航線也全面走跌。業內人士指出,北美線跌勢加大,全球集裝箱船空頭氣氛轉濃。其中美西線由于之前擔心罷工,貨量轉往其他港口,而最近旺季不旺貨量急跌,因此成為四大航線中運價跌勢最大的重災區。與此同時,德路里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(WCI)已連續25周下降,8月18日最新報價跌至6224點,周跌3%,上海到鹿特丹、洛杉磯均下跌5%,只有上海到紐約運價持平,但這是否是止跌訊號仍有待觀察。此外,寧波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最新一期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(NCFI)報收于2588.1點,較上周下跌6.8%。21條航線中有3條航線運價指數上漲,18條航線運價指數下跌?!昂I辖z綢之路”沿線地區主要港口中,16個港口運價指數全部下跌。
去年經歷了集裝箱航運史上最大的輝煌,運費高漲,船公司賺的盆滿缽滿。今年出口海運費和比年相比,那是天差地別,今年是從年頭跌到年中,不論是東南亞,中東、還是歐洲 ,美洲,全球的海運費價格都在快速下滑。其中以東南亞為例,近期東南亞航線運價狂跌不止接近腰斬,到東南亞的部分港口運費從300美元左右漲到高位2000-3000現在又奔著300左右跌下去了。東南亞海運費暴跌可能原因,通貨膨脹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,貨運需求嚴重不足,泰越航線艙位過剩,運價持續下跌。市場行情越是不好,內卷越嚴重,市場出現搶貨、殺價競爭的情況。據悉,FreightWaves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Craig Fuller近日在推特上大膽預測——到11月,從中國到美國西海岸的集裝箱運費將跌至3900美元,比一年前高峰時的20586美元下降了80%以上。在集裝箱成本下降的背景下,海運數據分析公司Sea-Intelligence報告稱,需求下降的趨勢可以被運力注入的下降所抵消。“盡管6月份需求同比增長0.6%,但這并不能改變自2020年旺季需求激增以來一直呈下降趨勢的事實?!盨ea-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Alan Murphy表示。因此,更相關的問題是需求增長如何與部署的運力相匹配。而目前,在需求增長放緩的同時,運力增長也在增加。對于跨太平洋航線來說,5月份船舶利用率的大幅下降在6月份也得到了延續,船舶利用率在89%左右。跨太平洋航線上的船舶利用率和現貨運價之間存在相關性。Murphy表示:“基本上,一旦跨太平洋航線的船舶利用率達到90至95%,這意味著所有運力都得到了充分利用,現貨運價將大幅提高?!?/span>“現在,我們已經看到連續兩個月的船舶利用率低于90%,很明顯,市場已不再能夠維持極高現貨運價的水平?!?/span>
資料來源:外土司